收藏列表
(0)
还没有人收藏过本帖~
“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当第一缕北风悄然拂过,带着丝丝寒意,立冬,这位冬日的使者,便迈着轻盈而坚定的步伐,缓缓走来。它宛如一把神奇的钥匙,轻轻转动,便开启了冬天的大门,宣告着冬之序曲的奏响。
立冬,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是冬季的开篇之章,在每年公历11月7 - 8日交节。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开始;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意味着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从这一天起,日照时间逐渐缩短,冷空气频繁来袭,气温持续下降,世间万物也开始为抵御严寒做准备。
在北方,立冬后的景象宛如一幅雄浑壮阔的冬日画卷。河水开始结起薄薄的冰层,那是大自然赐予的水晶铠甲;土地渐渐冻结,坚实而深沉,仿佛在积蓄着来年的力量;原野上,曾经繁茂的草木已褪去翠绿的外衣,只剩下枯黄的茎干在寒风中瑟瑟发抖,诉说着岁月的沧桑。远处的山峦,也被一层薄薄的霜雪覆盖,宛如银装素裹的巨人,守护着这片广袤的大地。
而在南方,立冬后的景致则别有一番韵味。虽无北方那般冰天雪地的壮丽,但也多了几分婉约与温柔。树叶并未完全凋零,仍有一些倔强地挂在枝头,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眷恋着秋天的余温。田野里,金黄的稻穗已经收割完毕,只剩下整齐的稻茬,像是大地上的音符,奏响着丰收的赞歌。偶尔还能看到几株野花在风中绽放,为这略显单调的冬日增添了一抹亮色。
立冬不仅带来了季节的更替,也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古代,立冬可是个重要的节日,与立春、立夏、立秋并称“四立”。天子会率领文武百官前往北郊举行迎冬仪式,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民间也有各种丰富多彩的习俗,北方人喜欢在立冬这天吃饺子,“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寓意着在寒冷的冬天里,用饺子温暖身体,抵御严寒;南方人则偏爱用羊肉、鸭肉等食材炖煮成热气腾腾的汤羹,以滋补身体,抵御即将到来的寒冷。
在这个充满诗意的节气里,无数文人墨客留下了动人的诗篇。“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的这首《立冬》,描绘了一幅在寒冷冬日里,诗人慵懒地放下笔,围坐在温暖的火炉旁,品味着美酒,沉醉于墨香与月色之中,恍惚间以为雪已经覆盖了整个村庄的画面,让人感受到了冬日里的宁静与惬意。
立冬,是结束,也是开始;是收藏,也是孕育。在这寒风渐起的时节,让我们停下匆忙的脚步,静下心来,感受大自然的变化,珍惜每一个温暖的瞬间。让我们像大地一样,在冬日里默默积蓄力量,等待来年春天的蓬勃生长。因为,每一个冬天的尽头,都是春暖花开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