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白露思乡愁

和为贵
13 0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一个以“露”为名的时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此时北雁南归,寒蝉低鸣,晨光中的草木披着银纱,天地间流转着清冽之气。它是孟秋的尾声,也是仲秋的开端,用一滴露珠的重量,宣告着盛夏的燥热正式退场,天地间开始弥漫起温润而沉静的秋意。

白露分为三候:初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一候鸿雁来,雁阵南飞,为过冬寻一处暖地;二候玄鸟归,燕子告别北方,带回夏末最后的生机;三候群鸟养羞,鸟儿们忙着储存果实谷物,为寒冬储备食粮,万物都在为季节的更迭做着温柔的准备。
 
白露的习俗,藏着中国人对时节的珍视与顺应。江南一带讲究“白露喝白茶”;北方则有“收清露”的旧俗,不管是食饮还是风俗,都是人们对时令食材的偏爱,也是借食物传递对健康的期许。
 
于我们现代人而言,白露更像是一种生活的提醒。不必再依赖空调的冷风,晨起可添一件薄外套,傍晚能去公园散步,看夕阳黄昏,听远逝的蝉鸣——这些细微的变化,都是白露递来的“秋之请柬”。它不像立秋那般带着夏的余温,也不似秋分那般平分昼夜,而是以“露”为媒,让人们在微凉的风里,慢慢适应节奏的放缓,感受“一场秋雨一场凉”的从容。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白露总与乡愁相连,或许是因为此时的月色格外清透,或许是因为秋风容易勾起对家人的惦念。但无论身在何处,当看到草木间的露珠,便知时节又至,岁月虽在流转,却总有这般温柔的节点,让我们停下脚步,感受秋的静美,也珍藏生活里每一份细微的美好。

白露是天地写给人间的情书,露珠里藏着光阴的故事。当薄雾漫过山峦,不妨静立庭前,感受这份转瞬即逝的晶莹——节气之美,正在于教会我们以温柔之心,收藏岁月馈赠的每寸微光。

收藏列表 (0)
还没有人收藏过本帖~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