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列表
(0)
还没有人收藏过本帖~
蝉鸣还在树梢上拖着长音,风里却悄悄洇进了一丝新凉。晨起推开窗,不再是盛夏那种扑面而来的燥热,倒有缕清浅的气息漫过来,身体也感觉没有了湿漉漉的印象,仿佛今日和昨日快速的告别了——这便是立秋了。
古人说“立秋三日,凉风至”,其实不必等三日。或许是午后一场阵雨,打落几片被晒得卷边的叶子,雨停后走在树下,鞋尖会沾到些湿润的泥土气;或许是傍晚坐在院子里,原本黏在皮肤上的汗意慢慢收了,抬头看云,也比盛夏时淡了些,像被谁用清水洗过,飘得也慢了。
老人们总说,立秋要“贴秋膘”。经历了一个夏天的暑热,胃口多半清淡,到了这时节,该用一碗炖得酥烂的肉,或是一笼热气腾腾的包子,把亏空的身子补回来。其实哪里是补膘,不过是借由食物,与季节作一场温柔的交接。就像田埂上的玉米,穗子渐渐饱满,露出金黄的须;墙角的丝瓜,挂在藤上沉甸甸的,等着被摘下来,炒成一盘带着烟火气的家常菜。
秋是慢下来的季节。不像春天的急,夏天的烈,它像位从容的老者,拄着拐杖,一步一步踱过来。树叶不会立刻黄,蝉声也不会马上歇,只是阳光的角度悄悄变了,照在墙上的影子,比盛夏时长了些,也柔和了些。傍晚散步的人渐渐多了,摇着蒲扇,说着闲话,走到路灯亮起时,衣襟上会落满月光的清辉。
有人说立秋是“阴阳相半”的日子,暑气未消,秋意已生。就像人生总在新旧交替里前行,热烈未散,从容已至。不妨在这样的日子里,泡一杯新茶,看茶叶在水里慢慢舒展,听窗外的蝉鸣渐渐低下去,再抬头时,或许会发现,天边的晚霞,比盛夏时多了几分沉静的红。
秋已立,日子便顺着这缕凉意,慢慢往深处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