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采购成本的概念
采购成本指与采购原材料部件相关的物流费用,包括采购订单费用、采购计划制订人员的管理费用、采购人员管理费用等。
存货的采购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
1.相关税费:包括计入存货的进口关税、消费税、资源税、不能抵扣的增值税等。
2.运输费:注意9%可以抵扣的问题,但是不包括仓储费用、包装费等。
3.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包括仓储费用、包装费、运输途中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等。
4.商品流通企业,在采购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等,应当计入存货采购成本。
二、采购成本控制现状及弊端
1) 采购信息不通畅
采购信息可以通过网络、报刊杂志、电视广告、电话查询、市场调研等途径来获得。目前有的公司采购只是根据客户的要求,结合阳光采购平台,在现有的供应商内进行寻找,如果是新品首先在平台上搜寻,如果没有再线下进行寻找。这种情况缺乏对市场深化分析,不能把握市场动态,没有建立自己的价格信息系统,不能充分利用互联网及时获取供应商和市场信息。对市场的了解肤浅,造成供应商单一,制约了公司的采购供应,失去了话语权,采购价格信息不及时,也加大了采购成本。
2)采购管理制度不健全
尚未形成和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规范化的采购管理制度。采购随意性较大。没有一套完整可流程化的采购行为方法。另外采购人员专业素质还有待于提高,适应市场变化的应变能力还有待于加强。
3)采购成本管理的观念陈旧
单靠机械的控制采购成本是难以保证公司长期竞争优势的。要转变观念,全盘统筹,必须树立创新型、全局性采购成本管理观念。
4)采购价格控制与管理缺少连接
目前采购主要将重点放在与供应商之间的价格谈判方面,既不重视合同中关于售后服务条款,也不重视与供应商战略性伙伴关系的建立、培养和发展,以及自身采购流程的优化。对采购货物的质量、交货期等通常采取事后把关的方式加以控制。这种以价格作为供应商选择标准的做法,无论从眼前还是从长远来看,都不能给公司带来最大的收效。
三、采购成本管理与控制措施
1)选择合理的采购方式和渠道,建立供应商信息台账和档案
除了通过与供应商面对面谈判采购以外,商务部门人员要更新观念,采取各种合理的采购方式和渠道。包括公开招标采购、电子采购等方式。公开招标采购方式尤其是大宗采购,首先应该考虑公开招标采购方,它能实现厂家直供、争取价格优惠、节约采购费用、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采购质量的目的。电子采购将是现代企业采购的一种有效方式,它能优化采购过程,缩短采购周期,提高采购效率,降低采购成本。同时应对采购相关的供应商建立详细的信息档案。供应商档案应定期或不定期地更新,并有专人管理。重点采购品种的供应商遴选必须经质量、物流、财务等部门联合考核,如有可能要实地到供应商生产地考察。
在确定合适的供应商后,建议采取稳定主渠道的供应策略。建立起与主渠道供应商协同发展的长久合作的良好关系,谋求共同发展,这样既可以降低存货采购成本,确保采购主渠道的畅通,又可强化与供应商的密切合作关系,共同抵御市场风险。
2) 建立和完善企业采购制度
严格的采购制度和操作程序不仅能规范企业的采购活动、提高效率,还能明确责任人的工作权限,理顺采购的流程、相关部门的责任和关系。采购制度应包括:采购计划、申请、预算制度;招标、投标和定标制度;采购验收和审核制度、验收制度等,此外还应建立采购人员业绩考核与培训制度。
3)树立全方位成本管理观念
要降低采购成本,虽然价格因素是主要的采购因素但不能片面地注重采购价格的降低,应树立全方位成本观念。在选择供应商时,应把所购货物的性价比作为采购决策依据。既要考虑采购价格,也要注重货
物的质量、性能和供应商的承诺,如售后服务、保质期、送货与安装等。
4)考虑综合成本选择最优采购方案
影晌采购价格的因素较多,价格波动较大,为了保证充足的货源和实现最优采购成本目标,采购人员必须及时了解和掌握供求变动的规律,避免高价位采购。公司可在确定的多家供应商中,通过招标、询价、谈判等方式,实施比价采购。还可在综合考虑成本的前提下,通过历史采购台账进行成本分析,通过调整采购批量,选择合适的进货地点、运输方式等,选择最优采购方案,降低采购成本。
四、采购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1)物资的供货渠道
供货渠道不同,价格会有所差异。采购渠道主要有直接采购渠道和间接采购渠道,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量采用直接采购渠道,这样既能保证质量,又可以减少中间商的加价。
2)付款条件
供应商一般都规定有现金折扣、期限折扣,以刺激采购方提前用现金付款;对采购方而言,要考虑付款因素,不同的付款条件,享受的价格也不同。
3)交货方式
交货条件主要包括运输方式交货时间地点、包装要求等;如果货物由需方承运,价格就会适当降低;交货时间紧时,供方就会提高价格。
4)市场货源的供求状况
供求关系决定着价格的变动,当采购的货物供大于求时,采购方处于主动地位,可以获得较优惠的价格;反之,供方处于主动地位,将会趁机抬高价格。
5)物资采购的数量
采购数量的多少直接影响价格的高低,数量大的就会受数量折让,获得相对较低的采购价格企业在保证生产的前提下,可采取集中采购货组合采购等策略,用批量优势取得价格优惠
6)采购商品质量情况
物资的品质与采购价格成正比关系,优质优价,反之,抵制低价。企业所采购的物资要以能够满足设计生产要求为前提,做到质量适度,价格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