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查看作者
    • 1
    • 长篇小说《我是国德刚》作者:春水

      长篇小说《我是国德刚》作者:春水

      第一章

       4

      一天晚上张浩然叔叔来到国有源家,正好国有源和国玉珍夫妇两个人都在家,小国德刚也在家。落座以后,国有源问张浩然叔叔有什么事儿,张浩然叔叔就把小国德刚在红桥区俱乐部里的学习和演唱情况跟他们讲了。说他们的儿子小国德刚很有曲艺和戏曲天赋,应该找一位师父好好儿教教他,说不定这孩子将来会有大出息呢!国有源说现在孩子还小马上就要上学了,这样会不会影响孩子以后的学习呀?张浩然叔叔说不会不会绝对不会,现在孩子小学东西更适宜这叫童子功,再说学相声和鼓曲、戏曲什么的,只能对孩子以后的学习有帮助不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听了张浩然叔叔的话丈夫国有源没说什么,妻子国玉珍说浩然兄弟说得对,咱们儿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喜欢这个,还是给他找个师父让他学吧,不然岂不辜负了孩子生下来头上就顶着那颗小红心啊。妻子国玉珍这么一说,丈夫国有源想起儿子小国德刚两三岁时的情景,知道这孩子是太喜欢相声、曲艺和戏剧了,如果不给孩子找一位师父好好儿学习,说不定真就把孩子的天赋给埋没了,这才说那好吧就按浩然兄弟说的办。但是国有源说自己对这方面是门外汉,浩然兄弟就帮助孩子找个师父吧。张浩然叔叔欣然应允,第二天一早就到全天津给小国德刚找师父去了。

      几天以后,学相声和学大鼓、京剧、评剧、河北梆子的师父没有找到,张浩然叔叔却给小国德刚找到了一位学评书的师父,问他愿意不愿意学评书小国德刚忙说愿意愿意他太愿意了。因为从两、三岁开始,小国德刚每天就在电视上看刘兰芳说的评书《岳飞传》和《杨家将》。不要说别的,单是刘兰芳模仿马蹄声就把小国德刚迷住了,那清脆悦耳的响声恰似马儿在青石板路上奔跑的声音!当时他就想,自己长大以后一定要学评书!可是后来被父亲送到红桥区俱乐部的时候,听了董湘昆爷爷演唱的京东大鼓《送女上大学》和其他人演唱的各种鼓曲,还有爷爷奶奶、叔叔伯伯、哥哥姐姐们演唱的戏曲京剧、评剧、河北梆子等等,使他深深爱上了这些曲艺和戏曲,暂时将他喜爱的评书丢到脑后去了。这天上午张浩然叔叔告诉小国德刚,说他给他找了一位学评书的师父可把小国德刚乐坏了,高兴得在屋里的沙发上直蹦高儿,瞬间勾起了他对学评书的渴望缠着张浩然叔叔马上就去。张浩然叔叔和父亲国有源商量以后,决定第二天周六就带小国德刚去。

      第二天周六上午张浩然叔叔因为家里有事儿,父亲国有源也因为所儿里太忙走不开,都快晌午十一点了两个人才带着礼物和小国德刚一起到家去见那位说评书的师父。三个人一进门儿就看见一位七十六七岁的老先生,面目清癯,精神矍铄,言谈举止,温文尔雅,跟旧时的私塾先生差不多。张浩然叔叔告诉小国德刚,这就是他给他找的那位评书师父,老先生名叫高庆亥,圈儿内人士都尊称他高老。高老家地方不大三间堂屋瓦房用砖墙隔开,一间堂屋瓦房高老住,两间堂屋瓦房儿子和儿媳住,还有两间东屋平房给孙子辈儿住。高老住的那间堂屋瓦房里,摆着桌椅长凳,墙上挂着他和老伴儿年轻时的黑白合影照。高老的老伴儿两年前已经去世了,现在高老和儿孙们生活在一起,儿子孝顺,孙子高兴,四世同堂,家庭和睦。五年前高老就不开书场了,偶尔也收一两个徒弟,但是从不摆枝行拜师礼。张浩然叔叔和高老是忘年交,看了看墙上的挂钟对高老说:

      “走吧高老天快晌午了,咱们到外面吃点儿饭,边吃饭边谈事情。”

      “不用不用,”高老忙说,“孩子们快回来了,就在家一起吃吧。”

      父亲国有源说不行不行还是到外面吃吧。说罢,和张浩然叔叔一起拉着高老到街上进了一家餐馆。餐馆地方不大,但是里面收拾得干干净净,因为到饭点儿了吃饭的人比较多也比较乱。为了说话方便,张浩然叔叔让老板给他们安排了单间儿。四个人进去落座以后,简单要了几个菜和一瓶天津芦台春,张浩然叔叔满上酒,小国德刚不喝酒光吃菜和小白馒头儿,父亲国有源和张浩然叔叔两个人陪着高老边吃边喝边谈事情。高老指着小国德刚张浩然叔叔

      “这就是你前天给我介绍的那个孩子吧?”

      “是的,”张浩然叔叔说,“就是我前天给您介绍的那个孩子,这位是孩子的父亲叫国有源。

      “孩子的父亲我认识但不是很熟悉,”高老“这孩子几岁了?”

      “七岁了。”张浩然叔叔说。

      “七岁了,”高老说,“正是学习东西的好时候。”

      “是是是,”张浩然叔叔忙说道,“这叫童子功。”

      “孩子,”高老又问小国德刚“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国德刚”小国德刚说,“国家的国,德行的德,刚强的刚。”

      国德刚这个名字好,”高老说,“一个人既有德行又有强的意志,将来一定能就一番大事

      一句话说得张浩然叔叔和父亲国有源都笑了。小国德刚也笑了。

      “听浩然叔叔说,”高老继续道,“你很小的时候酷爱曲艺和戏曲,三岁的时候爸爸就把你送到红桥区俱乐部去了。

      “是的。”小国德刚说,“我三岁以前就跟着电视学相声、学鼓曲、学戏曲。这之前一直由爷爷奶奶和姥姥姥爷带我,三岁以后他们回家忙自己的事情去了。爷爷奶奶和姥姥姥爷走了以后,开始是妈妈带着我去她的学校,因为我太淘气妈妈就不带我去了。后来爸爸又带我到红桥区派出所去,因为怕我跑丢了爸爸就把我送到红桥区俱乐部去了。我在红桥区俱乐部里别提多高兴了,每天观看爷爷奶奶、叔叔伯伯和哥哥姐姐们,说相声、唱大鼓、唱京剧、唱评剧、唱河北梆子和别的戏;有时我也上台说相声、唱大鼓、唱京剧、唱评剧、唱河北梆子……张浩然叔叔知道我爱说相声、爱唱戏,就给爸爸妈妈说让我拜师学艺。这不,今天张叔叔和爸就带我向您拜师学评书来了。

      “是啊,”爸爸国有源说,“这孩子从小就非常聪明,八个月就会说话,看电视看一遍就能记住到两三岁的时候会很多别的孩子都不会的东西如看报纸、查字典、拼音什么的。也就在这个时候,因为受到电视的影响,开始喜欢上了相声。我骑车带着他出去的时候,他嘴里总是念念有词,我问他在念什么,他说他是在背相声段子而且他对戏曲很着迷,一次他把一张被单披在身上,脸上绑了一块儿枕巾,家里人都不知道他在干什么,结果他说在学唱戏,被单是披风,枕巾是他的胡子。到了五六岁的时候,邻居家办红白喜事我带他去了人家国德刚来一段,他一点儿也不怯场,开嗓就唱……

      国德刚和父亲国有源的一番话,把高老说愣了,心想:这么大点儿孩子说话儿就像个小大人儿似的,有条不纹,头头是道。小国德刚父亲国有源说的话也让高老直挑大拇哥,不知不觉就喜欢上了这个孩子。高老问小国德刚

      “你爸刚才说你三岁之前的事儿你都记得吗?”

      “我都记得。”小国德刚说,“不瞒师父您说,我记事儿早,两岁时经历过的事情就都记得了!”

      “是吗?”高老说,“真是个聪明的孩子啊!国警官、浩然老弟什么也甭说了,这个学生我收下了!”

      一听说高老要收下他,小国德刚高兴得“扑嗵”给高老跪下:“师父在上,徒儿国德刚给您磕头了!”

      “哎哎哎!”高老忙把小国德刚扶起来,“孩子!孩子!别这样!别这样!我答应做你的老师,但是不答应收你为徒。”

      “为什么呀?”小国德刚

      “我年纪大了,”高老说,“教不了你多的东西。按照行里的规矩,如果我收了你做徒弟,以后你就不能再拜别人为师了;既然你是张浩然叔叔推荐来的,以后叫我老师就可以了,我会好好儿教你学评书的。这样吧:今天你们先回去准备准备,明天是周末我就开始教你学评书。

      “谢谢老师!”小国德刚兴奋地道。

      “那好,”小国德刚爸爸国有源和张浩然叔叔说,“快吃饭吧高老,明天我就让孩子来给您学评书。”

      说完继续吃饭。一会儿吃完饭高老要结账,张浩然叔叔也要结账,爸爸国有源拦住他们赶紧到前台把账结了。结完账爸爸国有源和张浩然叔叔把高老送回家,然后和小国德刚一起走了。第二天一早,爸爸国有源就送小国德刚到高老家学评书去了。



       

       

       

      第一章

       3

      不大一会儿,小国德刚喝完水稍事休息,从后台回来继续报菜名:

       

      还有红丸子、白丸子、熘丸子、炸丸子、南煎丸子、苜蓿丸子、三鲜丸子、四喜丸子、鲜虾丸子、鱼脯丸子、饹炸丸子、豆腐丸子、氽丸子!一品肉、樱桃肉、马牙肉、红焖肉、黄焖肉、坛子肉、烀肉、扣肉、松肉、罐儿肉、烧肉、烤肉、大肉、白肉、酱豆腐肉!红肘子、白肘子、水晶肘子、蜜蜡肘子、酱豆腐肘子、扒肘子!炖羊肉、烧羊肉、烤羊肉、煨羊肉涮羊肉、五香羊肉、爆羊肉,氽三样儿、爆三样儿、烩银丝、烩散丹、熘白杂碎、三鲜鱼翅、栗子鸡、煎氽活鲤鱼、板鸭、筒子鸡!

       

      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小国德刚报完菜名,向台下观众深深行了个鞠躬礼转身刚要下去,台下有几个小伙子大声喊道:

      “国德刚!别下去!你不是会唱鼓曲、京剧、评剧、河北梆子吗?来两段儿让我们大家听听!”

      台下的几个小伙子这么一喊,其他观众也跟着喊起来:“国德刚!别下去!来两段儿让我们大家听听!”

      台下这么多人一喊,小国德刚转身刚要走扭头儿又回来了,说:“好吧,那我就先给爷爷奶奶、大爷大娘,叔叔婶婶、哥哥姐姐们唱一段儿京东大鼓《星期天》吧!”

      说罢,台下的观众立刻鼓起掌来!这一段儿京东大鼓《星期天》,是小国德刚跟着爸爸在红桥区派出所时跑出去跟茶馆里的老师学的,只是还没怎么跟着琴师练过唱,能不能跟上弦儿心里还没普儿。因此等人把桌子和大鼓搬上舞台,两位琴师到场以后多少有些紧张,拿鼓槌儿和鸳鸯板的小手儿还有些颤抖,心里“扑通扑通”直打鼓,等后台鼓乐琴弦一响很快便镇定下来,清了清开始演唱:

       

      我参加工作几十年,退休学会了炊事员,每逢节假星期日哪,好像来了还乡团哪,那儿子媳妇还不算哪,那闺女女婿也来到门前。那红眼白眼都宠惯,好像猴子闹翻天。那冰箱柜橱都翻遍,啊好吃的还嫌不解馋哪。啊儿媳妇儿说话也很随便,说老人越吃越喜欢。邻居说我是贱骨肉啊,每逢礼拜像过年啊。我好容易忙完了两顿饭哪,可累得我腰疼两腿发酸。吃完了晚饭可都要走,拿苹果,那个要蜜柑,这个带香蕉,那个说桃子甜,大兜小袋真不少啊,滴里嘟噜还有网篮哪。吃着喝着还不算哪,临走又拿才算完。

       

      小国德刚演唱完以后,台下顿时响起雷鸣般的掌声!掌声过去以后,台下一个小伙子开口问道:

      “国德刚,你知道这段儿京东大鼓《星期天》是谁演唱的吗?”

      “不知道,”小国德刚说,“是谁演唱的?”

      “是著名京东大鼓表演艺术家董湘昆爷爷演唱的,”那个小伙子说,“你刚到这里来的时候那段儿《送女上大学》就是他演唱的。”

      “是吗?”小国德刚不无遗憾地道,“那天我来得晚了点儿,董湘昆爷爷演唱的时候漂亮姐姐已经报罢幕了,我不知道是董湘昆爷爷演唱的。”

      “以后要学京东大鼓就跟董湘昆爷爷学,”那个小伙子说,“董湘昆爷爷可是咱们天津京东大鼓最著名的表演艺术家!除了你刚才演唱的这段儿《星期天》,和你前面听到过的那段儿《送女上大学》,还有《白雪红心》、《劝人方》、《大实话》《常回家看看》、《解放军占领南京》,等等等等,三四百个段子都是董湘昆爷爷演唱的,这些段子……”

      “哎哎哎,小伙子,别说了,先打住吧!”台下有几个人大声喊道,“我们还等着听国德刚演唱京剧、评剧、河北梆子呢!”

      小伙子听了不言语了。小国德刚在后台乐队的伴奏下首先演唱了一段儿评剧《夜宿花亭》,嗓音清脆,吐字清晰,曲调优美,赢得了台下观众的阵阵掌声!接着小国德刚又演唱了一段儿河北梆子《辕门斩子》,情绪饱满,慷慨激昂,嗓音高亢,嘎嘣脆亮,台下观众听得都入了迷了;最后小国德刚演唱了一段儿京剧《四郎探母·坐宫》,由一位中年女演员扮演铁镜公主和他唱对手戏。这一男一女,一老一少,一高一矮,两个人往台中央一站本身就是一道靓丽的风景!小国德刚从演唱评剧《夜宿花亭》到演唱河北梆子《辕门斩子》,再从演唱河北梆子《辕门斩子》到演唱京剧《四郎探母·坐宫》,台下一直掌声不断;尤其是演唱到《四郎探母·坐宫》后面那句嘎调叫小番时,整个台下都轰动了,鼓掌声、叫好声、欢呼声,排山倒海似的,一阵强似一阵,一浪高过一浪,甚至有几个小伙子把手指含在嘴里打起了唿哨!……自此以后小国德刚一举成名,一战封神,人们都叫他小神童国德刚!以后不仅周围俱乐部经常请他去说相声、唱大鼓、唱京剧、唱评剧、唱河北梆子等各种戏,甚至就连平时不少人家红白喜事人们看见他就喊:小神童!国德刚!说一段儿!小神童!国德刚!一段儿!小国德刚毫不畏惧,张嘴就说,就唱尤其是每逢节假日,政府部门还经常请他去参加各种庆祝和演出活动,从此小国德刚更加刻苦努力学习相声、学习曲艺、学习戏剧。不仅努力学习京东大鼓、京韵大鼓、西河大鼓、乐亭大鼓、梅花大鼓等各种曲艺形式,还努力学习京剧、评剧、河北梆子、河南梆子、山西梆子、山东梆子、安徽黄梅戏等等几十个剧种,更努力学习京剧里的麒派、马派和相声里的常派、候派、白派,为他日后的演唱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由于他是博采众长,自学成才,对于一个刚满七岁的孩子来说实在是太难能可贵、太不容易了。不过要想真正学好相声、鼓曲和戏曲,必须投名师才能进步得更快走得更远。

      第一章

       2

      很快一年多过去了。

      经过一年多的不断学习,小国德刚已经学会了四十多段儿鼓曲、京剧、评剧、河北梆子和三十多段儿相声。现在小国德刚七岁了,半年前就学会了二十多段儿鼓曲、京剧、评剧与河北梆子和二十多段儿相声。那时有人鼓励他上台表演,由于他生性腼腆,性格内向,不爱说话,心里害怕,不敢上台,事情就这样过去了。可是不知道怎么回事儿,现在他好像不怎么害怕了;如果有人让他上台表演,备不住他就不害怕了。这天下午两点多钟,演唱又开始了。几个人说完相声,后台的演员还没有准备好出现了冷场,一位跟爸爸国有源非常要好的叔叔张浩然对小国德刚说,叔叔看你平时挺喜欢相声的,愿意不愿意上台给大家表演一段儿呀?小国德刚点点头儿表示愿意,张浩然叔叔立刻拽着小国德刚的胳膊让他上台表演相声去了。上台以后,张浩然叔叔朝台下的观众招招手儿大声喊道:

      “大家请静一静,大家请静一静,下面让咱们的国德刚小朋友给大家表演一段儿相声好不好?

      “好!好!”台下几个观众齐声喊道,“国德刚!来一段儿!国德刚!来一段儿!国德刚!来一段儿!

      边说边噼里啪啦鼓掌欢迎!他们这么一鼓掌欢迎不要紧,台下所有的观众全都噼里啪啦鼓起掌来!边鼓掌边大声喊道:

      国德刚!来一段儿!

      国德刚!来一段儿!

      国德刚!来一段儿!

      国德刚!来一段儿!

      国德刚!来一段儿!

      ………………

      台下这么多人一喊一鼓掌欢迎,张浩然叔叔对小国德刚说大家都欢迎你来一段儿呢,那我走了你自己看着办吧!说罢,把小国德刚一个人撂在台上下去了。一开始小国德刚多少还有点儿小紧张,可他嘴唇紧闭长长地憋一口气轻轻吐出来,一忽儿功夫就镇定下来了。先轻轻干咳两声儿清清嗓子,跟着向台下观众行了个鞠躬礼开口说道:

      “各位爷爷奶奶、叔叔伯伯、哥哥姐姐你们好!下面我给大家表演一段儿相声,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说罢,台下的观众禁不住噼里啪啦鼓起掌来!前面一个老太太鼓完掌小声儿问旁边一个老头儿:这是谁家的孩子呀?真懂事儿!旁边那个老头儿告诉老太太:这是红桥区片儿警国有源的儿子。老太太说怪不得呢!孩子的爸爸国有源就不错,为人正直,不摆架子,不管你有本事没本事都能一视同仁,公平对待,从来不欺压咱们老百姓。旁边那个老头儿和老太太正要继续说下去,台上的小国德刚已经开始表演相声了。而且这孩子还给自己的相声编了一套说辞:

      “我给大家说一段儿相声。一个人说的是单口相声,两个人说的是对口相声,三个人和几个人说的是群口相声……”

      “那四百人说的是什么相声呢?”台下一个小伙子问。

      “四百人说的是……”小国德刚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么多人一起说相声,“不知道这是什么相声……”

      “连这个都不知道哇,”台下那个小伙子说,“我来告诉你吧,四百人说的那是大合唱相声!”

      台下的观众“轰”地笑了!

      “什么大合唱相声啊?”前面那个老头儿说,“大合唱就是大合唱相声就是相声,别跟人家孩子逗闷子了,快让人家孩子说相声吧!”

      台下这才安静下来,大家全神贯注盯着台上,听小国德刚表演相声。

      “刚才我说一个人说的是单口相声,”小国德刚接着刚才的话道,“下面我就给爷爷奶奶、叔叔伯伯、哥哥姐姐表演一段儿单口相声,这段儿单口相声的名字叫做报菜名。说的好了大家给我鼓掌,我请大家到饭店搓一顿儿。”

      “你请我们大家到饭店吃什么呀?”台下观众齐声道。

      小国得钢张口就来:

       

      “我请你们吃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儿、烧花鸭、烧雏鸡、烧子鹅,卤猪、卤鸭、酱鸡、腊肉、松花、小肚儿、晾肉、香肠儿,什锦苏盘儿、熏鸡白肚儿、清蒸八宝猪、江米酿鸭子,罐儿野鸡、罐儿鹌鹑、卤什件儿、卤子鹅、山鸡、兔脯、菜蟒、银鱼、清蒸哈士蟆!烩鸭丝、烩鸭腰、烩鸭条、清拌鸭丝儿、黄心管儿,焖白鳝、焖黄鳝、豆豉鲶鱼、锅烧鲤鱼、锅烧鲶鱼、清蒸甲鱼、抓炒鲤鱼、抓炒对虾、软炸里脊、软炸鸡!

       

      小国德刚虽然刚满七岁,但是嘴皮子功夫十分了得!而且口齿清楚,不打嘴拐,抑扬顿挫,轻重缓急,掌握得恰到好处,比一般成年人说得都好!台下观众无不极口称赞:我的天哪!这么大点儿的孩子就这么厉害,真是小神童啊!台下顿时掌声四起欢声雷动!报到这里,小国德刚憋得脸都红了,人们仍不满足,朝台上大声喊道:

      “国德刚!好样的!报下去报下去!

      小国德刚接着报:

       

      “我让您吃什锦套肠儿、麻酥油卷儿、卤煮寒鸦儿,熘鲜蘑、熘鱼脯、熘鱼肚、熘鱼骨、熘鱼片儿、醋熘肉片儿!烩三鲜儿、烩白蘑、烩全饤儿、烩鸽子蛋、炒虾仁儿、烩虾仁儿、烩腰花儿、烩海参、炒蹄筋儿、锅烧海参、锅烧白菜、炸开耳、炒田鸡,还有桂花翅子、清蒸翅子、炒飞禽、炸什件儿、清蒸江瑶柱、糖熘芡实米,拌鸡丝、拌肚丝、什锦豆腐、什锦丁儿,糟鸭、糟蟹糟鱼、糟熘鱼片、熘蟹肉、炒蟹肉、清拌蟹肉,蒸南瓜、酿倭瓜、炒丝瓜、酿冬瓜、焖鸡掌儿、焖鸭掌儿、焖笋、烩茭白,茄干晒炉肉、鸭羹、蟹肉羹、三鲜木樨汤!……

       

      报到这里,小国德刚已经累得伸脖子瞪眼快要喘不过气儿来了。前面那个老头儿和老太太心疼得什么似的,朝台上喊道:

      “好孩子!别报了!快下去喝口水儿歇息儿!”

      前面那个老头儿和老太太这么一喊,台下的观众跟着喊起来:

      “好孩子!别报了!快下去喝口水儿歇息儿!”

      “好孩子!别报了!快下去喝口水儿歇息儿!”

      “好孩子!别报了!快下去喝口水儿歇息儿!”

      ………………

      小国德刚确实有点儿渴了也有点儿累了,向台下行了个鞠躬礼,开口说道:“谢谢爷爷奶奶、叔叔伯伯、哥哥姐姐们,那我就下去喝口水儿歇息儿去了。”

      “不行,”台下几个小伙子喊,“菜名还没有报完呢!一会儿下去喝口水儿歇息儿回来接着报给我们听!”

      “那好吧,”小国德刚说,“一会儿下去喝口水儿歇息儿回来再报给爷爷奶奶、叔叔伯伯、哥哥姐姐们听!”

      说罢,行了个鞠躬礼到后台去了。

      第一章

      1

      丈夫国有源带着儿子小国德刚回到家的时候,妻子国玉珍也从学校回来了。进门儿就问儿子小国德刚:你愿意不愿意到红桥区俱乐部里去呀?儿子小国德刚是个不太爱说话的孩子,听了妈妈的话微微点点头儿表示愿意去。妻子国玉珍又问丈夫国有源:儿子在俱乐部里怎么样啊?丈夫国有源说下班儿以后他去接儿子的时候问过几个人,都说儿子小国德刚在那里挺好的,安安静静规规矩矩从不到处乱跑;丈夫国有源还告诉妻子国玉珍在他送儿子小国德刚到那里去之前,就跟俱乐部里几个熟人说好了让他们帮忙照顾一下儿子,妻子国玉珍说这样她就放心了。吃过午饭妻子国玉珍到学校去上课,丈夫国有源把儿子小国德刚送到红桥区俱乐部,骑着自行车到红桥区派出所上班儿去了。

      下午小国德刚进了红桥区俱乐部,舞台上有一位中年男子刚开始唱一段儿京东大鼓《送女上》。因为刚才漂亮姐姐已经报罢幕了,小国德刚不知道这个已经开始唱京东大鼓的中年男子是谁,便找了个地方坐下来听他唱——

      火红的太阳刚出山,

      朝霞铺满了半边天,

      公路上走过来人两个呀,

      一个老汉一个青年哪。 

      张老汉今年有五十多岁呀,

      后跟他的女儿叫张桂兰

       

      那曲调太优美、太好听了,听得小国德刚都入了迷了。他仿佛看见一个身穿青布裤子白衬衫的老汉挑着扁担,与一个身穿红格衬衫学生蓝裤的女青年正走在铺满霞光的田间大路上。两个人体态轻盈,喜笑颜开,张老汉边走边用白羊肚儿手巾擦着脸上的汗水,女青年高高兴兴地走在张老汉的前面……等四岁多的小国德刚从痴迷中醒过神儿来的时候,中年男子已经快唱完了——

       

      桂兰说,您的话有千斤重哪,

      句句记在我的心间。

      把这副重担交给我,

      我一定接好这革命班。

      这时节火红的太阳当头照,

      照红了大地照红了山,

      照红了姑娘照红了老汉哪,

      爷儿俩赶路奔向前。

       

      中年男子唱完,台下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小国德刚也跟着大家拍巴掌,胖乎乎的小手儿都拍红了。接着又有三个青年男女分别唱了一段儿西河大鼓、京韵大鼓和乐亭大鼓,小国德刚听得津津有味儿,心想他们唱得太好听了!他以后也要向他们学大鼓,学会了上台唱给这些爷爷奶奶、大爷大娘、叔叔婶婶、哥哥姐姐们听!

      就在小国德刚张开遐想的翅膀在自己幼年的世界里翱翔的时候,一位漂亮姐姐连续四次出来报幕,接着又有四位老、中、青男女上台清唱了京剧、河北梆子和评剧选段。第一位中年男子清唱的是,革命现代京剧样板戏《红灯记》中李玉和的唱段《临行喝妈一碗酒》;第二位青年女子清唱的是,河北梆子移植过来的革命现代京剧样板戏《智取威虎山》中小常宝的唱段《八年前》;第三位青年女子清唱的是,评剧现代戏《金沙江畔》中革命女战士的唱段《小酸枣》;第四位老太太清唱的是,评剧《刘巧儿》中巧儿的唱段《巧儿我自幼儿许配赵家》。前三位中、青年演员清唱罢以后,赢得了台下阵阵热烈的掌声!可是当第四位老太太正要上台清唱的时候,漂亮姐姐报错了幕:

      “下面请听评剧《刘巧儿》中巧儿的唱段:《巧儿我自幼儿许配大家》,演唱者……”

      不等漂亮姐姐报出演唱者的名字,台下“轰”地笑起来!这时台下一个小伙子从座位上站起来,大声喊道:

      “报错了!报错了!不是《巧儿我自幼儿许配大家》,是《巧儿我自幼儿许配赵家》!”

      他这一喊不要紧,台下又有几个小伙子跟着大声喊起来:

      “报错了!报错了!不是《巧儿我自幼儿许配大家》,是《巧儿我自幼儿许配赵家》!”

      “报错了!报错了!不是《巧儿我自幼儿许配大家》,是《巧儿我自幼儿许配赵家》!”

      “报错了!报错了!不是《巧儿我自幼儿许配大家》,是《巧儿我自幼儿许配赵家》!”

      ………………

      他们这么一起哄不要紧,演出进行不下去了,正要上台清唱的老太太一怒之下从后面下台出门儿走了!俱乐部管事儿的中年男子怎么拦都拦不住,气得从后台出来冲着台下的几个小伙子喊:

      “喊什么?喊什么?把演员都气走了!”

      “走了走了呗!”台下一个小伙子大声喊道,“她不唱我们还不稀得听呢!”

      “就是!就是!她不唱我们还不稀得听呢!”

      “就是!就是!她不唱我们还不稀得听呢!”

      “就是!就是!他不唱我们还不稀得听呢!”

      ………………

      台下几个小伙子也跟着大声喊起来。

      “好了,好了!”俱乐部管事儿的中年男子指着台下几个小伙子大声制止道,“别闹了!别闹了!都别闹了!报幕员接着报幕,演出继续!”

      随着漂亮姐姐的报幕声,从后台出来两个六七十岁的老头儿,一个高高瘦瘦,一个矮矮胖胖。大家一看禁不住欢声雷动,因为好久不见他们两个人露面了!小国德刚没有鼓掌,依旧沉浸在刚才那几位老中青男女演员清唱的京剧、河北梆子和评剧当中。他们唱得实在太好听了!以后他要好好儿向他们学习很多段子,上台唱给这些大爷大娘、叔叔婶婶、哥哥姐姐们听……小国德刚在台下这么想着,说相声的两个老头儿已经上场了。刚才漂亮姐姐报幕的时候他压根儿没听见两个人姓什么叫什么,现在两个人的相声已经开始了。他们说的是《买猴》,两个人风趣幽默的表演逗得台下观众哄堂大笑!——多少年以后当国德刚知道那两个说相声的老头儿,一个是大名鼎鼎的相声大师马三立,一个是相声名家王凤山时,后悔当初没有上台拜他们为师;要是当初上台拜他们为师,后来自己就不会吃那么多没有师父的苦头儿了。不过他也知道,自己当初还是个四岁多的小屁孩儿,就是上台拜师两个人也未必会收他为徒……

      两个老头儿说完相声,在阵阵雷鸣般的掌声中回到后台,俱乐部管事儿的中年男子和几位老中青男女演员一起把他们送走了。两个人离开俱乐部以后,又有两个年轻人上台说相声。据说他们是马骥和唐杰中的徒弟,两个人说的是师父马骥和唐杰中说的相声《“白骨精”现形记》。虽然没有师父说得好,同样赢得了台下观众的阵阵掌声!这段儿相声刚说完,接着又有两个年轻人上台说了一段儿他们师父常宝骅和常贵恬表演的相声《帽子工厂》,同样赢得了台下观众的阵阵掌声!看完四个人表演的相声,四岁多的小国德刚从心底里佩服他们,跟他以前在话匣子里和电视上听到看到的几乎一模一样。以后他不仅要好好儿学习大鼓、学习京剧、学习评剧、学习河北梆子,更要好好儿学习相声。   

      序幕

      公元一九七三年一月十八日,天津红桥区的一户普通市民家里,一个未来曲艺界里程碑式的人物就要诞生了。这一户普通市民家,丈夫是红桥区片儿警叫国有源,妻子是红桥区小学教师叫国玉珍。因为预产期临近,妻子国玉珍半个月之前请假回家待产。中午丈夫国有源不回家吃饭,妻子国玉珍吃过午饭将锅碗瓢盆收拾完了,觉得身上有点儿累便回到卧室想休息一会儿;刚躺下忽然觉得肚子疼心想孩子要生了,急忙起来去客厅给丈夫国有源打电话。丈夫国有源接到妻子国玉珍的电话,马上给所长请假说妻子要生了,所长让司机开着所里的吉普车急急忙忙送他回家了。丈夫国有源回到家,看见妻子国玉珍正双手捂着肚子咬牙坚持,慌忙把妻子国玉珍搀到吉普车上,到红桥区妇产医院生产去了。由于情况紧急,到了妇产医院门口下车以后,丈夫国有源和吉普车司机一起搀着妻子国玉珍进了医院产房。一个小时以后,随着新生儿的第一声啼哭孩子生下来了,是个男孩儿,五斤四两重,胖嘟嘟的脸蛋,毛茸茸的身体,亮亮的眼睛,黑黢黢的头发。头发长得有点儿怪,头顶上头发长,下面头发短,看去头顶隐隐约约有一颗小红心,和医院里其他刚生下来的孩子头发长得完全不一样。由于丈夫国有源的工作忙,孩子生下来在医院观察了个小时,一切正常,母子平安,当天下午便收拾东西出院回家了。回到家吃过晚饭,等完奶儿子睡了以后,妻子国玉珍对丈夫说:

      “有源,儿子还没有名字呢,你给儿子取个名字吧。”

      “取个什么名字呀?”丈夫国有源说。

      “你看见没有?”妻子国玉珍说,“儿子一出生头上就顶着一颗小红心,好像预示着什么,说不定将来儿子长大以后会有大出息呢!

      “有什么大出息”丈夫国有源说,“我倒是希望儿子长大以后,能够咱们一样平平安安快快乐乐过普通人的生活。

      “我也是这想的,”妻子国玉珍说,“不过……”

      “不过什么?”丈夫国有源问。

      “不过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妻子国玉珍说,“谁不希望自己的儿子长大以后有出息

      “咱们的儿子长大以后有出息固然好,”丈夫国有源说,“可人怕出名猪怕壮,人不出名盼着出名,出了名又能怎样呢?名人眼前是非多啊!”

      “以前在娘家的时候,”妻子国玉珍说,“我看过一本阴阳五行方面的书,说世间万物都是相生相克的。人的名字也一样,生下来取什么名字很重要,名字取得好不好跟一个人将来一生的命运有很大关系……所以我们一定要给儿子取个响当当、硬杠杠的好名字。”

      “取个什么样的响当当、硬杠杠的好名字啊?”丈夫国有源

      “比如钢呀铁呀金呀银呀铜呀什么的,”妻子国玉珍说,“这样将来就没有人能够克得动他了。”

      “真的吗?”丈夫国有源

      “当然是真的了。”妻子国玉珍说,“你忘了咱们隔壁邻居两兄弟因为给儿子取名字事情闹矛盾了?

      丈夫国有源不言语了。他想起前些年隔壁邻居家两兄弟因为给儿子取名字闹矛盾的事情来。由于两弟兄之间家庭矛盾,哥哥家头胎生了个儿子叫瓶儿,弟弟家头胎生了个儿子叫钢蛋。结果不知道是钢蛋主动碰的瓶儿呢还是瓶儿一不小心碰的钢蛋,如不常儿瓶儿总是蔫儿了吧唧的打不起精神来,没活到五岁就被克死了。有了第一次儿子瓶儿被克死的教训,哥哥家第二胎生了个儿子就叫锋钢,弟弟家第二胎生了个儿子叫铁蛋,两家儿子的名字一个比一个硬,一个比一个不怕碰!邻居们都说,夜晚从他们两家中间路过,经常听见有什么东西在头顶上空发出金属般的声音,乒乒啪啪、叮叮咣咣撞得震天介响!不知道是他们两家儿子的磁场在对撞呢还是怎么回事儿,天天如此,雷打不动,直到三四个月以后才消停了。最后两家谁输谁赢不得而知,只知道他们两家以后再也没有死过儿子。丈夫国有源是人民警察以前根本不信这一套,今天听妻子国玉珍这么一便有些将信将疑了。丈夫国有源开口道

      “你是人民教师,肚里文化水儿比我多,还是你给儿子取名字吧。

      “那好吧。”妻子国玉珍说,“我就给儿子取名字,叫国得钢怎样?儿子得了钢,不钢也得钢,到时候就不怕那些歪门邪道的东西来害他了。

      “这个名字好,”丈夫国有源说,“还是你有文化;不过这名字太硬了,好像不是人的名字,倒像是国家炼钢厂的名字

      “那你的意思呢?”妻子国玉珍

      “我的意思还是这个音,”丈夫国有源说,“不过国后面要改两个字。

      “要改哪两个什么字?”妻子国玉珍问。

      “要改这两个字,”丈夫国有源说,“把国后面两个字‘得钢’改成‘德刚’,这样人既有德行又刚强。

      这个名字好”妻子国玉珍说,“就叫国德刚。”

      第二天一早,丈夫国有源就去街道给儿子国德刚报名登记。下午街道又到红桥区派出所给儿子国德刚上了户口,一个为弘扬中国传统曲艺文化而奋斗不的里程碑式的人物,在不远的将来就要诞生了。又过了一些时日家里给儿子国德刚办满月,住在外地不同地方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叔叔婶婶、大爷大娘,还有红桥区派出所片儿警国有源的同事以及其他亲戚朋友等几十人纷纷前来祝贺。吃午饭的时候,亲戚朋友看着儿子国德刚头上那颗小红心,无不啧啧称奇,赞叹不已,就跟《红楼梦》里贾府上下看见贾宝玉出生的时候嘴里含着一块通灵宝玉差不多。这时个人上前去摸儿子国德刚头顶上的那颗小红心,小家伙儿便冲“咯咯、咯”地笑。又有几个人上前摸儿子国德刚头顶上那颗小红心,大概是摸疼了吧?小家伙便冲着他们吹胡子瞪眼睛,哦,那时他还没胡子呢,几个人赶紧把手缩回去,小家伙便冲着他们“呲呲、呲呲”地笑。不久到了儿子国德刚一周岁的时候,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叔叔婶婶、大爷大娘从外地来了。按照当地的风俗,老人要给儿子国德刚“抓福”,有的地方叫“抓周”,还有的地方叫“抓岁”。家人在儿子国德刚面前的小床上摆了几样儿东西:钱,玩具,糖果,书,报报等等让儿子抓。这时儿子国德刚不仅会说话也会走了。小家伙儿站在屋里的小床上,像个大将军在战场上观敌瞭阵似的,歪着小脑袋儿瞪着大眼睛静静地瞅了一会儿,慢慢儿蹲下来似乎要去抓玩具,刚伸出小手儿又拳回去了。一会儿又伸出小手儿似乎要去抓钱,但转动着眼珠儿想了一会儿,又把小手儿拳回去了。停下来眯缝着眼睛瞅了一会儿,最后伸手抓起离他最远的沉甸甸的一本书。妻子国玉珍一把把儿子国德刚抱在怀里,低头对着他的小脸蛋儿亲了又亲……

      不知不觉妻子国玉珍休完了半年产假,儿子小国德刚已经三翻六坐七会爬,八个月就会说话了。由于丈夫国有源经常出差,妻子国玉珍在学校很忙,爷爷奶奶和姥姥姥爷帮助他们两口子带孩子,孩子长到两岁就各自回家忙他们自己的事情去了。怎么办呢?开始两口子把儿子小国德刚一个人丢在家里让他自己看电视,很快儿子小国德刚就迷上了电视里的曲艺和戏曲。可是让儿子小国德刚一个人在家两口子又不放心,妻子国玉珍就把儿子小国德刚带到学校里去。因为小家伙儿太淘气,每次妈妈国玉珍上课之前都反复叮嘱,让他老老实实待在办公室里不要乱跑,可是对妈妈的话儿子小国德刚这个耳朵眼儿里听那个耳朵眼儿里跑,妈妈刚一离开他就忘了。一会儿跑到教室里,登上讲台学着妈妈给学生讲课的样子,模仿他在电视里看到的日本鬼子给老百姓训话时的情景,嘴里呜嘞嘚呜嘞嘚不知道说些什么,逗得全班同学哈哈大笑,妈妈一生气赶忙把他抱回办公室里去了。可是不大一会儿儿子小国德刚双手紧握着一根不知道从哪里弄来的柳木棍子,头上戴着一只不知道从哪里捡来的破安全帽儿,学着电影里日本鬼子进村的样子,猫着腰在教室里的走道上走来走去,同学们看着笑得肚子疼!从此妈妈再也不带儿子小国德刚到学校里去了。妈妈不带他到学校去,爸爸只好带他到红桥区派出所里去。由于儿子小国德刚不能安安静静待在派出所里,一会儿看不见就跑到外面小茶馆儿里听老艺人说相声唱大鼓去了。这样过去不到一年,儿子小国德刚越发变得更“野”了。以前还只是跑到派出所附近的小茶馆儿里去,最近一次竟然跑到红桥区以外的小茶馆儿里去了,害得爸爸好长时间才找到他。爸爸国有源怕儿子跑丢了,最后实在没办法只好把他送到红桥区一个说相声唱戏唱大鼓的俱乐部里去,下班儿以后再把儿子小国德刚从俱乐部里接回家。

      ——题记:百家姓里本没有国这个姓,

      姓国的多了姓氏里便有了国这个姓。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描写得云社班主国德刚成长历史的长篇小说。主人公国德刚从出生到未来二十年,经历了各种艰难困苦和同行打压最终事业成功,成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代相声大师,使得近乎消亡的传统相声和其它曲艺艺术回归小剧场,极大地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推动了中国传统相声艺术和其它曲艺艺术及戏剧艺术的繁荣发展,形成了百花齐放的大好局面。这是一种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将在中国相声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作品梗概

      北京得云社班主国德刚由于父母都有工作无暇顾及,他从三四岁起就被放在天津红桥区俱乐部。通过耳濡目染表演者的相声和各种曲艺、戏剧艺术,他7岁学评书9岁学相声尔后又在天津红桥区文化馆跟杨至刚学相声,为他今后相声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6岁只身到北京闯世界。因为未曾正经八百拜过师没有师父,期间吃过多少没有师父的苦。因为寻找师父和找小园子说相声,一天只吃一顿饭骑着一辆除了铃儿不响都响破自行车跑了北京很多地方,吃的那份苦受的那份罪非常人所能忍受。不仅如此,为了自己的相声梦,还在安辉卫视举办的《超级大赢家》真人秀节目组里,一日三餐吃方便面在透明的玻璃橱窗里待了足足48小时,最后带着不是承诺的4000块钱而是1000块钱回到北京。在寻找相声小园子的时候,遇到了他的贵人张文舜先生成立了北京相声大汇,为纪念相声开山鼻祖朱绍文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创作了《论相声五十年之现状》使他一炮而红声名大振!后在张文舜先生的提议下,将北京相声大汇改名为北京得云社,并且以“龙腾四海云鹤九霄”八个字赐名收徒,从几个相声演员的北京相声大汇发展到北京得云社的上千人。其间北京得云社班主国德刚还出钱出力,为单口大王刘宝瑞先生举办90冥诞纪念演出活动,此情此景令人感佩!北京得云社国德刚的出现,受到了“主流”相声界以反“三俗”为名的无情打压,因为有底层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他们挺过来了。这期间还经历了所谓北京得云社徒弟打人事件,一时之间黑云压城城欲摧,北京得云社视频下架演出停业整顿,何韦、曹琻等徒弟“趁你病要你命”退社,北京得云社班主国德刚带领众弟子又挺过来了,并且培养出像岳云朋陶洋鸾云泙烧炳等出类拔萃的徒弟,岳云朋和孙悦还五次登上央视春晚。为弘扬中国的曲艺和戏剧艺术,此后北京得云社还创办了北京《麒麟剧社》、《太平剧社》和天津《鼓曲社》;尤其是创办天津《鼓曲社》,挽救了大量濒临失传的传统曲艺艺术。而在河南连降暴雨洪水泛滥之时,北京得云社和班主国德刚带头捐款近1000万元人民币;而那些拿工资吃皇粮的“主流”相声界,有的捐一首诗,有的捐一幅字,有的捐30块钱,甚至有的在网上“捐孩子”。再者就是“主流”相声界在中国南方城市深圳召开的非遗相声大会,拿出来都是的相声老段子完全是旧瓶装旧酒,令全国人民大失所望;而北京得云社在天津葵卯大吉相声大会上的演出,拿出来的却都是旧瓶装新酒相声新段子,两相比较,孰高孰低,孰优孰劣,一目了然。而“主流”相声界在南方城市深圳举办的第四届非遗相声大会上,通过站位显示出原中国驱邪副领导冯龚当选为中国驱邪领导,并且已经在曲艺界初步实行体制改革各种曲艺团体自谋生路自负盈亏,能不能改革彻底尚不能确定;而中国驱邪领导姜曰比千方百计阻止中国驱邪换届选举迟迟不愿让位,拿着国家有限的工资住着亿元豪宅,由于网上反应强烈更有内部人士实名举报被中纪委“双规”,最后判处12年有期徒刑锒铛入狱成为罪犯;还有到了2033年冯龚十年任期届满卸任,北京得云社班主国德刚当选为中国驱邪领导,彻底改革了现行体制曲艺团体完全自谋生路自负盈亏难免遭人记恨,才生出目前全国多地出现活体器官移植的恶性事件:那些记恨中国驱邪领导国德刚的人,为了金钱和仇恨企图抢走他正在上高二的小儿子国汾阳送给犯罪团伙难以得手,结果抢了一个7岁的小男孩儿引起警方和犯罪团伙一连串真刀真枪的强烈对抗……总之这是一部可能会引起争议的作品;唯其可能会引起争议才更有其价值。至于小说中人物的名字,作者做了适当的处理不会产生法律问题。

      目前小说已经完成初稿,正在做最后的修改,最终定稿在28万余字;如贵社贵公司采用可寄全稿。

       

    • 0
    • 1
    • 0
    • 397
    •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 0
      春水初级
      该评论已被用户自己删除。
    • 投稿
    • 任务
    • 风格偏好设置
    • 单栏布局 侧栏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