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查看作者
    • 康卫军:写作中的“露巧”与“藏拙”

      在正常的阅读中,不知道你会不会冒出这样的疑问,作者怎么会熟悉那么多职业?并且写的惟妙惟俏,就像他在现场一样,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同样的问题引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很多时候,遇到好的题材之所以迟迟不敢开笔,一个主要原因是,题材虽好,但阅历有限,人物的个性、职业、场景,自己并没有经历过,如何写的出来?

      毛泽东他老人家曾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如果不符合客观规律,一味按照自己的想象,拼凑出来人物,弄得不好,会有穿帮的可能。这也是大多数人迟迟不敢动笔的原因,怕自己“露拙”。

      当然也不乏为写作,花大量的时间,深入各个领域和各个阶层,展开社会调研。例如写出《平凡的世界》的作者路遥,为了这部反应文化革命前后,中国农村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变迁,他花三年时间,上山下乡、走村串户、进入各个行业各个阶层,收集写作的素材。仅收集资料花去整整3年时间,写作用去6年,才成就这部史诗般的巨著。

      人常说:“磨刀不误砍柴工”,说的就是,基础工作很重要,特别在写作中,资料收集尤为重要。有了素材,有了基础资料,有扎实的写作功底,那写作就变成轻而易举的事情。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凭满腔的激情和偶尔的灵感,是写不出好文章的。

      有点像小孩子堆积木,只要把合适的素材放在合适的位置上,并把这些素材按照一定的方法、一定的规则、一定的逻辑,贯穿起来,剩下的事情就是润色了。

      那如果一个人阅历有限,能不能写出好的作品?这也是众多写作者关心的问题。诚然,一个人活动的圈子、接触的社会关系、生活的环境,极其有限。这会把人限定在一个很窄的范围内。对一些人物做工、行业性质、工作的流程、甚至事物的运转规律,特别熟悉,而对另一些从未涉入行业和领域,这就容易形成盲区。

      但写作常因故事的需要,为刻画某个人物的性格,必须对他的言谈举止、生活环境、行动轨迹、穿着打扮,进行深入细致的描写,以此推动剧情的发展,这一切都要符合角色的特点。

      可你如果张冠李戴、不懂装懂、凭空想象,很有可能被内行一眼看破。回到今天的主题,那一个活动范围有限、阅历有限的普通人、能不能写出好的作品?答案是肯定的。

      一方面,你要像路遥那样,不遗余力的,收集各类素材,甚至为搞懂正常流程,还要深入很多行业,真正弄清弄懂所有的细枝末节。即使这样,依然有很大的局限性,即使你对某些行业特别清楚,而对另外的行业一知半解,那怎么办?这就涉及今天谈的“露巧”与“藏拙”。

      在擅长的领域不惜笔墨,细致刻画;而人在不熟悉的领域,点到为止,如果运用得当,无论写什么文章,都能驾轻就熟。

      《红楼梦》应该是这方面的典范,按照曹雪芹当时所处的社会阶层,他虽然生在官宦之家之家,但对于社会底层以及上层的生活,也知之甚少。曹雪芹的过人之处,在于他善于露巧,更善于藏拙。凡是他熟悉的领域,不惜笔墨细致刻画,凡是他不熟悉的领域,就疏笔写意,尽量达到以全概偏的目的。

      比如第1回里,一位写茫茫大士,是僧人;一位渺渺真人,是道士;一位是富足的乡绅,甄隐士;一位是落魄文人,贾雨村。以及第16回里,写大观园破土动工,工地上繁忙热闹的气氛,“木、砖、瓦之物,搬运移送不歇。”都是寥寥数语,尽量把意思表达清楚,这些社会底层的工匠艺人,以及如何建造宅院房舍,曹雪芹并不擅长,点到为止。

      比如第15回,写为秦可卿送殡,凤姐带着宝玉、秦钟在农舍里打尖儿歇脚。宝玉第一次看见纺车,就想转起来玩,有个女孩跑出来,不让他碰,又说:“你们哪里会弄这个,站开了,我纺给你们瞧瞧。”但并没有深入写下去,因为曹雪芹也不懂,所以一笔带过,又不落俗套。

      在贾府中,秦可卿等人的安葬、以及贵妃省亲、中秋节吟诗、老太太生日,写的极尽的细致,不惜笔墨,从上到下,每个丫头用人;从里到外,房子里的布置、菜肴的品类、颜色、味道,再到庭院中的打牌、吟诗、作画,以及衣服的刺绣、颜色、装饰,都写栩栩如生、淋漓尽致、细致周全。

      各个情节过渡自然,读《红楼梦》根本看不出作者有露怯的地方。这就是写作中“露巧”与“藏拙”的熟练运用。当然世界上还有其他经典之作,作者并没有去过那些地方,也没有在那里生活过,却通过阅读和发挥,也能洋洋洒洒写出几十万字的著作,就是作者善于露巧藏拙,把知道的素材巧妙的焊接起来。

      甚至有些写作者,自信心不足,对写作有一种错误的认识,“会不会我写的东西别人已经写过?会不会我在走别人的老路?”一旦有这样的顾虑,就会患得患失,成为写作的最大阻碍。

      汉斯.克里斯琴.冯.拜耳在《征服原子》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物理学家利奥.西拉德有一次对他的朋友汉斯.贝特说,他准备写日记:“我不打算发表。我只是想记录下来,供上帝参考。”“难道上帝不知道那些事实吗?”贝特问。“知道,”西拉德说,“他知道那些事实,可他不知道这样描述事实。”

      你看,人和人之间总是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导致同一件事物,在两个人眼里就出现不同的感受,无论是颜色、声音、气味、形状各不相同,还因为两个人在天赋、生长环境、后天情趣爱好的发展、以及对事物的敏感度,都会为这个事物画出不同的画像。

      不仅在写作上,在各个领域、国家、社会、世界、自然、甚至整个宇宙,这种差异始终存在,这在一定程度上又增加了世界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所以这个世界每一个人,每一种生物,都不是多余的,都有一个属于它的位置。

      再回到写作上,只要是你通过细致观察、发自内心想写的冲动、赋予这件事真情实感,那你就一定会写出无与伦比的东西。先不说你写的水准有多高、有没有用、有多大价值,一旦发布,你就赋予它新的生命,它也就以独特性格存在于这个世界。

      无论是露巧还是藏拙,当然不是为了夸大事实或者掩盖能力上的不足,而是为读者提供一个全局的视角、连续的逻辑推理、以及阅读时的流畅感。说白了,是满足读者对于这件事情再加工,让它看上去符合客观规律以及人们的阅读习惯。

    • 3
    • 0
    • 0
    • 767
    • MR.l的独角戏雨沫一潭沉思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 投稿
    • 任务
    • 风格偏好设置
    • 单栏布局 侧栏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