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查看作者
    • 1
    • “出嫁的女儿除夕不能在娘家过夜”,这个习俗是怎么来的?

      坐标山东,确实听说过这个习俗,身边也确实有老一辈人在“执行”着这个习俗,但是年轻一代早就不以为然了。
      可能“山东”这两个字、这个省份在外省看来除了“孔孟之乡,礼仪之邦”外,总带着些“封建”色彩,就比如说某视频平台一到春节专属山东的bgm“如果季节更替,树叶落地…”,评论区总充斥着“女的不拜年吗”“听说山东女人不上桌吃饭?”的类似话题,大家也是从自身出发在评论区或辩驳或支持。但其实就我个人而言,以前的这些习俗真的不知晓,现在从身边来看真的没有,尤其是年轻人之间,但我也不能一言以盖之,毕竟不能“身边即世界”嘛。
      说回“出嫁的女儿除夕能不能在娘家过夜”这个话题,就身边结了婚的朋友来看,独生子女基本都是一家一年或者双方团聚一起过年了,老一辈的这个习俗基本也就停留在老一辈了,新时代新思想新风俗嘛。主要还是看娘家人跟自己的意见吧,或许有些娘家人还真的在“信”这个习俗,并给其抹上了“厚重”的色彩,“如果你除夕在娘家过年就会…..(一些不好的事情)”,那这件事在很多人心里恐怕就要酌情考虑了。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这句话真的挺割裂的,一句话就要断送这段二三十年的感情,封建陋习真的应该被取缔了。
      在调查过程中,我发现村民对于出嫁女除夕晚上不能在娘家过夜的解释大抵可以分为三类:
      一是神秘归因论的解释。这一解释受到朴素的宗族传统观念影响,即认为女儿出嫁之后,就拜别了祖先,成为夫家家族的人,成为了娘家的外人,如果出嫁的女儿在年三十晚上在娘家过夜,会影响娘家,导致娘家发生不好的事。如果此后娘家没有发生什么事情,一切好说,一旦娘家发生了不好的事,娘家就会将原因归结为女儿回家过年冲撞了家里的祖先。
      二是社会互动论的解释。这一解释看中的是“过年”这一社会过程展演的家庭结构与互动关系,即认为女儿出嫁之后,就有了自己的家,这与出嫁之前的父亲的家有着区分和边界的。不让女儿在娘家过年,即是为了提醒女儿已经成家,找到自己在娘家和婆家的位置,考虑回娘家过年带给婆家的负面感受和影响。

    • 1
    • 1
    • 0
    • 62
    • 德社词曲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 0
      旧思想,旧风俗,旧文化,旧习惯根深蒂固,从大处说阻碍社会发展,从小处讲禁锢人们意识思想。一句尊重当地习惯,封建意识就会远远流畅。
    • 投稿
    • 任务
    • 风格偏好设置
    • 单栏布局 侧栏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