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查看作者
    • 1
    • 回望研究生之路, 如今还值得几人攻读?

      眼下,又有人兴奋地准备考研复试,展望读研美好路程,一大把年龄的一大拨人,全无工作阅历,经济也不能独立,还要继续花钱耗青春浸泡校园书斋,怎么都让人觉得不对劲。

      俗人以为,多数考研人、读研人,在这场研究生教育博弈里,处于被动不利位置,不妨先举四事佐证:多数考研人是以失利而出局;(正式的)全国在校研究生总数已到300多万,每年毕业的大学生总数超千万;考研的含金量不高,实质水平低于高考;一些研究生专业、课程设置、培养体系、教师水准皆存有缺陷,尤其是研招大跃进的潮流下,相关情形更为明显。

      俗人不妨再介绍一下国内往昔的研究生相关情形,以利于大家看清今天的形势,认识研究生学历的本质,打消迷恋情绪。

      先谈年龄,78年的考研,年龄限定40岁, 79年、80年现定38岁,8135 

      再谈费用。92年以前,考研报名费不超过5元,还包含体检等所有开销。前些年,正规入学的研究生都不缴学费、住宿费,每月有生活补助(逐步有所提升)。

      考研课程,以往是五科,政治、英语两科统考,难度较高,政治分文科、理科两类

      试卷,后者的难度大约是前者的80%–90%,专业课分为三科,覆盖本科专业的基本内容。

      学位形式:80年代、90年代前期,高校正规录取的研究生,硕士学位不太容易获得,有的在校生考研成功,须下基层锻炼两年,再入校读研,至于研究生班学员,毕业并无学位。

      招研人数,90年代末期高校猛烈扩招以前,大学生考研根本不积极,优秀的大学生甚至不屑一顾考研事宜,92全国共招收硕士研究生3.34 万人。九十年代后期,在职研究生兴起,研究生招生形势变异,研究生总数剧增,不考试或只进行象征性考试,就收录、培养在职研究生,主体是镀金的官员、企业家、富豪、精英、虚荣心强的社会人,一月上一两次课程,最后弄个毕业论文并戴上硕士博士帽子,还有所谓的计划外、委培、自费、研究生课程之类形式,专硕也多起来了。

      实践已证明,多数读研人读研期间,学问、思想不太可能发生实质性改变,有人还浪费了钱财、光阴和工作契机。何况,能读书与会做事,绝非同一,个人的读书经历,大概率存在拐点,呆在校园的时间越长越不划算。

      最后,俗人再转述两位资深高校教师的话语:武汉大学原校长刘道玉说,真正的人才都是自学成才的;清华大学某教授认为,大学生应培养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精神。

    • 1
    • 1
    • 0
    • 83
    • 流浪的小灰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 0
      深深体会到范进中举后为什么疯了
    • 投稿
    • 任务
    • 风格偏好设置
    • 单栏布局 侧栏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