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查看作者
    • 长城到底有什么用呢?

      长城到底有什么用呢?根据专家测算,长城的平均高度为7.8米,并不算太高。明以前的长城,大多为夯土所建,算不上结实。如此矮、如此“脆”的城墙,又能挡住什么呢?

      在陶陶看来,大家或许太小瞧长城的作用了。

      长城到底有什么用呢?

      首先,长城虽然不高,但都依天险而建,不是轻易就能逾越的。况且你人越过了,马岂能越过?没有马的游牧骑兵,根本构不成威胁。连人带马过长城,必须“毁墙而入”。夯土城墙虽算不上固若金汤,但以游牧民族的攻城武器,拆起来还需要一段时间。等城墙拆完,秦军的援兵早就来了。

      其次,长城是一个强大的通信体系。在长城沿线,修建有大量烽燧,也就是俗话说的烽火台。这些烽燧不仅可以用作防御的堡垒,同时还可以用来传递信息。烽燧传递信息可不止狼烟那么简单,他们会利用蓬、火炬、积薪等三种不同的燃具传递信息,并以此分为64种烟火组合,每个组合都传递着不同的消息。

      游牧民族一来,守军就会点燃狼烟,援兵就会从四面八方赶过来。

      再次,长城还是个系统性的屯兵体系,数十万边军驻守在障塞、关城和郡县之中。一旦边境有事,他们便会沿着长城飞速赶来,相当于一个运兵的高速公路。

      最后,长城还能严格控制边民和游牧民族的贸易。让游牧民族不能通过交易牛羊来换取他们所需要的的作战物资。

      如此严密的防御体系,对于那些分裂的游牧小国来说,简直是灭顶之灾。这无疑会大大增加他们的抢掠成本,导致他们即使丢了性命,也啥都抢不到。

      长城虽细,却是绞死漠北诸游牧民族的绞索。为了活命,游牧小国们只好拼命“内卷”,相互攻伐。而丢失河南地的匈奴,则成了众矢之的。正所谓“东胡强而月氏胜”,东胡在东,大月氏在西,居中的匈奴遭到了两面夹击,苦不堪言。但在短时间内,匈奴却成为了一个帝国,并成为整个草原的统治性力量。而匈奴之所以做到这一点,很大程度是因为他们出了一个史无前例的强势君主——冒顿单于。

    • 0
    • 0
    • 0
    • 147
    •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 投稿
    • 任务
    • 风格偏好设置
    • 单栏布局 侧栏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