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查看作者
    • 草原诸族愿意臣服于匈奴单于集权统治的真正原因。

      按照游牧生产的规律,匈奴原本不可能长期存在。但是长城的存在却改变了这一点。因为要突破长城,就必须拥有绝对优势的兵力。只要聚集数以万计甚至十万计的人马,就可以大大减少南下掠夺的风险。抱着匈奴这根“粗腿”,草原诸族便能从集体的抢掠之中分一杯羹。而这,也是草原诸族愿意臣服于匈奴单于集权统治的真正原因。

      因此,匈奴绝非单一民族,而是数十个、甚至数百个游牧部落的结合体。从考古发现来看,匈奴不仅有黄种人,还有白种人。除了匈奴本部人马以外,还有许多被称为“匈奴别种”的仆从民族。

      事实上,游牧帝国的建立,大大抵消长城的防护作用。在白登之战中,冒顿单于集中了40万骑兵,将汉高祖刘邦团团包围。在后来的汉匈战争中,匈奴动辄出动十多万骑兵入寇。历史记载是“大入则大利,小入则小利”。

      对于新生的汉朝,匈奴骑兵南下掠夺简直比逛自己的后花园还要轻松。为了阻止匈奴进攻,西汉不得不与匈奴和亲,用女人和巨额的财富求得和平。但实际上,这依然不能阻止匈奴的入侵。

      不仅如此,匈奴还向西域进军,几乎降服了整个中亚。西域诸国被迫向匈奴称臣纳贡。可以说,匈奴帝国的成立,让匈奴人富了起来,稳定了起来。

      但是随着汉帝国的复兴,匈奴对汉朝的掠夺越来越吃力。原来,汉朝发动人力物力,改善了长城的防御系统,建立了天田——堑壕——虎落——关城——烽燧——堡垒——障城的防御体系。

      虽然天田,就是汉军在长城前洒下的一层细沙。汉军可以通过细沙上的脚印观察敌军的动向,作用类似于雷达。一旦发现敌情,后方的烽燧就会立刻烧狼烟求援。

      匈奴骑兵到来后,宽阔的堑壕会成为第一个障碍;而虎落的尖刺陷阱则可以有效阻止敌骑靠近墙体。然后,匈奴还要连续攻打关城、烽燧、堡垒以及障城,防线一道比一道坚固,守备一道比一道强。

      随着长城防御系统的完善,匈奴对汉朝的掠夺,已经不再像之前那么轻易了。

      汉朝深知“不可千日防贼”的道理,若想彻底遏制匈奴的掠夺,就必须主动出击,消灭匈奴的有生力量,不仅要杀匈奴的人,还要抢走他们的牲畜,釜底抽薪。

      汉武帝时期,汉朝建立了强大的骑兵,对匈奴展开了大规模的反击。在卫青、霍去病的持续打击之下,匈奴前后被斩首20多万人,俘获数百万头牛羊。匈奴被迫遁走苦寒的漠北,不再敢入侵汉朝的边境。

      匈奴帝国的建立,本来就是建立在军事胜利之上的。匈奴在军事上的失败,最终导致了帝国的分崩离析。在汉昭帝年间,匈奴遭到了南方汉朝、西域、东方鲜卑乌桓以及北方丁零的四面夹击,甚至分为五个部分。在汉朝的扶持下,呼韩邪单于重新统一匈奴,而匈奴也不得不成为汉朝的属国。

      后来匈奴又几兴几衰,最终在东汉汉和帝时期,为窦宪所灭。

      匈奴之后,鲜卑、柔然、突厥、回纥、薛延陀、蒙古等草原帝国接踵而立。他们的统一,都和长城的存在息息相关。没有长城,就没有草原的统一。

      不仅如此,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巴菲尔德先生在他的《危险的边疆:游牧帝国与中国》之中,他有创意地提出了一个观点:

    • 0
    • 0
    • 0
    • 117
    •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 投稿
    • 任务
    • 风格偏好设置
    • 单栏布局 侧栏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