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查看作者
    • 百日筑基前篇一

            人生在世,短短不到百年,时间如蹉如跎,人和动物的区别在于大脑,大脑的发达造成了人的独立性和复杂性,也形成了一个问题,就是人被大脑支配,还是由人来支配大脑。好多时候大部分人以为自己在思考在按照自己的想法在做事,可是很多时候其实是大脑在给暗示导致你的思维偏离了自己的想法变成了不可为。但我们要看到更深的一层,那就是大脑的可塑性,或者说人体的可塑性,原始基因和后天养成的习惯是很可怕的,能支配人的一生,但如果自己主动去改变,去觉醒,经过一段时间的锻造其实可以改变这种主次关系,变为由人来主管人生,这就是一个改变,人生的起点也是从这开始的,也许以前是浑浑噩噩,但只要打开了这扇门,那就反过来了,是你在自己主动争取人生,这时候你的人生才算是真的开始,有好多人无法摸索到这门到死也觉得自己有好多遗憾,这没做那没做,但其实想想就发现其实那些没做的都是自己没法做成的,就如同每个人制定计划,都觉得信心满满,好像在自己的感觉中,这些都是轻而易举能达到的,只要自己坚持下去,然后就很愉快的把这计划定在明天,现在干嘛呢,当然是最后的狂欢了,为苦日子的到来做最后的放纵,但换个角度来思考就发现了两个问题,第一,你怎么觉得自己能坚持下去的,那是因为你没亲身感受,所以在空中楼阁版的感觉中觉得能坚持,可等自己亲临其中,就发现这不行那不行,为啥不行呢,这些不行的方面怎么之前没考虑到呢,能不能克服呢,这都是自己好高骛远导致的,没真正的认识自己。第二,就是难道自己不觉得讽刺吗?计划制定了却没有立刻执行而是去狂欢,用狂欢来作为计划的前奏,就像说我要减肥,今儿先大吃一顿,这自己欺骗自己好玩吗?从决定狂欢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计划的失败,可为啥你还是决定这么做呢,那是因为事情在你内心深处不重要是可有可无的,所以你才会这么作,不然如果你要现在开刀才能活命,你会有心思跟医生说,今儿让你狂欢下,明儿再开刀吗?其实这些总总的原因, 都存在一个根本原因,你对生活的心态没有端正。你没有担起对生活对自己人生的责任而是在混日子。可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这是我们说到的,大脑可塑性这问题上。

            大脑在古代总是用心来代替,我们每个人都有心,每个人做了自己感觉愧疚的事就会发现心不安,虽然都知道有心,但却很少有人知道去安心,去随心而为。心如同一湖潭水,时刻处于平静,但表面却波浪起伏,这起伏就是我们在用心,心最开始处于安静祥和状态,就像小时候的婴儿,没有任何的胡思乱想,没有什么的烦恼,时刻处于安详让人觉得平静温馨状态。但随着需求的产生和长大,知道的越多懂得越多就越发不能把持住自己的内心,所以就有了所谓的道德心,羞耻心,嫉妒心,进取心等等各种外在表现,这些好不好,一切东西存在就有存在的道理,但如果人人都是这样,那么这世间就真如佛教所说的,苦海,人心险恶。上述总总表现都是心偏移了中心,向一方面倾斜,这时候不去思考如何克服它,如何去利用它,那么久而久之,你就会成为心的奴隶,也变成了被别人利用的弱点。空空而谈让人会觉得不能接受和理解,其实历史就是很好的例子,多少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个表现。佛经的心经基本上大部分人都看过,但了解的人却很少,大部分人只是在朗诵在诵读在背诵,为了什么保平安和驱鬼安神,其实这些都错了,佛经的精髓不在于颂佛礼经,重点在于理解它讲的意思去思考是不是应该这么做,它如同一部历史书和教育书的融合体,佛和圣经不样,佛讲究的是自救,是你自己能立地成佛,而圣经讲究的是信仰,是被救赎,认为人生来就罪,服从上帝才是出路,这两者都没错,也没什么可比之处,因为人缺乏自控,需要一个信仰来支持他,去鼓励,佛现在也被演化成这样,变成了教条,但其实它的精髓却少有人知道,所以才会有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样少有的慧者,明镜就是说的是心。但即使是世间有这样的人存在,但一旦去世,人民又把他变成了信仰,而忘记了他说话的实际意义,这是人的本性,或者说社会形成了必然,人需要信仰,只不过是信仰谁而已。像历史上我记得有个高僧说菩萨就是挑大粪的,他不敬畏佛嘛?不是,是他应该知道了佛的精髓,不在于去信仰那些具体的泥菩萨,而是去用心体会,去知道了其中的道理,已经脱离了具体形态。

    • 0
    • 0
    • 0
    • 157
    •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 投稿
    • 任务
    • 风格偏好设置
    • 单栏布局 侧栏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