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查看作者
    • 走过龙坪的青石板

      龙坪——一个拥有三百年历史的古村落,带着期待与向往,我再次踏上这片美丽而古老的土地。

      对于花坪镇花坪村龙坪屯,算起来我并不陌生。多年前在花坪工作时,去岜木、立坪下队回来,无论是步行还是乘车大都行经龙坪,那时从镇里通往龙坪的路一半是泥路一半是砂石路,路面坑坑洼洼,雨天穿着运动鞋走这段路,鞋上、裤腿到处沾满泥泞,人也变成了泥人。如果是乘车,不平的路面会让车一跳三尺高,摇摇晃晃不到一半的路程肚子就被抖得咕噜咕噜直叫了。

      不过,龙坪的美景倒是深深吸引了我。整个村落全被茂密的树林包裹着,这里的树绿油油,直挺挺,走在树下,全身的疲惫瞬时消失得无影无踪。蜿蜒的藤蔓,有的从这棵树伸向那棵树,有的从根部绕至树冠,放眼望去,很难分清是树缠藤还是藤缠树了。农家屋顶升起的渺渺炊烟,在风儿吹拂下,向四处飘散,勾起了我的思乡愁。山长得很精致,绿树、野花、村落,将整个喀斯特地貌妆点得多姿多彩。

      多年以后再到龙坪,感觉变化实在是太大了。政府投入资金加强环境整治、排污系统、路灯亮化、村屯绿化等建设,着力打造古村落旅游路线,建设登山步道等,为旅游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宽敞的水泥硬化路代替了砂石路,原来的教学楼装修得古香古色,教学楼前面的操场全部进行硬化,可容纳二十多辆车停放。

      我们绕寨子走了一圈又一圈,发现这里的的房屋始终保留着三百多年前的建筑风格,细数了一下,全寨共有大大小小四十来幢木屋。就是这个古木屋建筑群,吸引了不少学者专家、摄影爱好者和自驾游客。这群古木屋最奇特之处是,每幢古屋全用杉木料,有一层、两层的。木屋结构全用木榫头,不用一颗金属钉铆。房屋与房屋之间错落有致,布局合理,美观大方。

      最让我感到奇特的还是这里的青石板。据这里的老人介绍,龙坪共有曾、郑、胡、杨四姓,全为汉族,因地形所限,全寨的房屋大都建在青石板上。这些独特的石板地基,厚实、坚硬,可预防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加上石板又可防潮,通风透气好,冬暖夏凉,即使在炎热的夏天晚上在屋内睡觉仍要盖被子。

      老人还说,这些青石板,有的像瓦片一样,下雨的时候,山上的溪水就顺着石板往下流,溅起一片片水花,水很清,在那个缺水的年代,每到下雨,村民就会用水桶接石板上的水挑回家喝。秋季稻谷收割后,村民还在平整的青石板上晒稻谷,阳光猛烈,石板沥水快,不出一天就晒干了,用碓舂米煮成饭后,吃起来感觉特别香。

      就是这片青石板,几百年来,他们就一直这样住着,直到今天,现在未建房的裸露出来的青石板仍有五六处之多。

      走在龙坪的青石板上,让我想到了一首诗:青石板没有记忆/打湿,蒙垢/静静的躺着/路人走过/罅隙中尘埃成了泥土/泥土生苔/诉说着雨水的岁和月。诗人笔下的青石板,恬静、悠长、唯美。龙坪的青石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就这样静静地躺着,我觉得就是一首歌,它歌唱生活,赞美世间美好。它更像一副年代久远的水墨画,让人觉得淡定而又朴实。

      沿着青石板路,慢慢地走,忽见一直公鸡在柿子树下觅食,双爪忽左忽右、忽前忽后不停地刨着树叶和泥土,找到食物便迫不及待地往嘴里送,时不时鸣叫几声,一副优哉游哉的样子。柿子树上,挂满了一串串又大又红的柿子果,让人直流口水。不知谁家的大黑狗懒洋洋地躺在石板上晒太阳,望着主人摇着尾巴,耳朵扑闪扑闪的,只等主人唤进屋或丢下一块骨头。小猫呆在狗的旁边,用双脚不停打着“太极拳”,狗厌烦了猫的行径,一溜烟跑了。再往前走,只见两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在晒太阳,兴致地聊着天,厢房旁边的干柴堆放整齐,恭候着主人拿去生火做饭。主人的房前屋后长满了竹林和芭蕉树,地头水柜里的水清幽幽,竹林、木房映照在水面上,俨然一副古朴的立体画。

      我想,当年的农家小孩一定经常在青石板上玩游戏、捉迷藏吧,玩累了困了一定会在这上面美美地睡上一觉,而后,又翻开课本做练习、朗读课文,认认真真地完成一天的作业。抑或是踏着青石板遥望大山,盼望着有朝一日能走出大山,走向外面的世界。而这些青石板,见证着岁月的变迁,见证着龙坪古村落的变化。它就这样一直静静地守护着大山,守护着身边的人,就这样躺在尘封的岁月里。

      淡淡的烟,淡淡的景,淡淡的人。青色的瓦,青色的路,青色的梦。这些青石板,经历了千百年的风吹雨打,也不知有多少人这样慢慢地走着、走着,也许轻轻一碰,就会抖落一地的故事吧。

    • 0
    • 0
    • 0
    • 450
    •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 投稿
    • 任务
    • 风格偏好设置
    • 单栏布局 侧栏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