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有收到任何礼物
晏子
上了枪的子弹
和风细雨
向阳花
权子
哲一生
阿英
文思儿
天真
逆流的鱼
木木的木头
竣岭
大叔不想老
小林
木言
懒癌晚期
乔喜全
一个怀旧的人
jane
十一
在下定决心之后那就只管望着期望的方向走,即使走到中途因为某些其他因素要改变决心,那就改呀,然后按照重新设定的方向出发; 永远不会后悔过往走过的路和投入的时间,因为那段日子都是坚定的; 唯一会让自己不舒适的是,明知还未有主意,还在犹豫却始终步履不停,这才是错误的开端 既然没有想清楚,那就应该停下来,既然已经想清楚,那就应该无悔地前进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因为人的资质就在那里,可能努力6h就是达到这个人的成就上限了,所以再努力都是无意义的付出 比较重要的是看清楚自己的上限,帮助自己做付出的决策;然后能力与欲望匹配,就能幸福了
“如果你没有理想,就会沦为实现他人理想的工具”
产品经理的主要目标是解决问题 输出产品方案仅是问题解决的一条较高成本的路径
糟糕的事情一旦发生就是现实了,这时候能够做的一定不是懊悔,想象各种如果的事 尽量平静下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把自己能做的都做到,然后尽可能平静地等待
为什么我们在现实世界中需要小心翼翼地谨慎决策,因为存在时间这个变量,它的属性是不可逆的导致了决策不可修改; 而在互联网虚拟世界中,虽然没有改变时间不可逆的变量,但工具提供了行为可逆的能力,比如文档工具可以ctrl+z,社交工具消息可以撤回; 降低决策弥补成本,能够增加决策的次数及随意性,如退货险增加购物决策;这是互联网的魅力之一,更多的决策拓展了人的可能性。
职场上被甩锅时,不要只解释自己,要反驳提问对方不合理行为抓住逻辑漏洞,让对方解释证明自己
好比在被恶狗咬的时候不要去掰它的嘴让它放开,直接进攻,比如锤它的身体,踩它的脚,它疼了自然就松口了
用魔法打败魔法 不要受委屈了老好人们
当自己因别人的选择(态度行为)产生了负向情绪时 要想着多数时候可能是因为我们存在差异导致 但这不等于他的选择不优 切忌以我为主的傲慢
今天读书时打开了音乐 其实之前我会鄙视这样的行为(年少无知又轻狂) 当时认为这是一种一心二用不够专注的表现 无法通过自己集中注意力需要音乐能量的支持 但现在觉得,又有什么所谓呢? 只要目标达成了(把书读进去了),为什么要在意过程和方式?(可能是妒忌吧,妒忌别人不仅能把书读进去还可以听到好听的歌。。。) 而且实际上,如果边听音乐边看书,其实对于学习是有好处的,因为在学的过程中增加了一些额外因素的记忆点,后面提取信息时会更容易些 今日为自己过去的无知傲慢道歉反思
不能太把做成的事儿当成自己的成就并引以为傲,因为大多数事成的原因可能是机遇和命运以及时代的红利和巨人的肩膀
尤其是互联网大厂的年轻人们,看似一进去就干了很多跨团队协调大项目的东西,但如果不是优秀的同事和各种高效工具、公开透明的信息制度,靠自己初入社会的勇气和尚未真正磨砺过的智慧真的能行吗?
这也就是为什么即使做成了很多事,依旧要保持谦逊和感恩
如果每天都很忙碌的话且这个忙碌所带来的价值不高 那就要反思一下是不是正在用执行的勤快掩盖思考的偷懒
时间是有限的资源 一天都在开各种大大小小的会 一天都在写各种纪要文档 用80%的时间生产可能还不到20%的价值 得不偿失
高效很重要,但在高效执行之前要谨慎思考执行的价值和必要性以及当前优先级
现在这个时刻 都将是未来某个瞬间会珍惜和怀念的
现在会觉得上大学那会真好,小时候真好 到了五十岁,也许就会觉得二十几岁的年纪可真好
读《脱口秀工作手册》的一些启发:
人生始终是要追求更好的自己,自我的不断成长
所有坏的时刻都只是人生的一个小节,不需要过分沉溺于失败的痛苦情绪,如果从长远视角看,反而会开心在人生早期更早遇到挫折,得到了从中反思学习的机会,避免了往后更大的犯错成本
不要太过于追求每件事都必须想清楚,能够完美实现时再做,先做出来,然后不断地修正,让垃圾变金子,在不断实践中获得反馈和成长,空想无用
虽然不必有极为细致到小时维度的计划,但尽量还是按照规划来进行,在高度控制中自行地行走,享受偶尔沉浸情绪带来的失控
公司是降低交易成本的让能力与资本交易的方式,倘若有一天自己的能力可以直接面向市场交易时,那便可以退出公司这种组织形式
要日复一日刻意练习,等灵感和好状态是懒惰表现;做难而正确的事情
少一些傲慢和对他人的批评,除非你真的实践过,曾经做得比别人好,不要站着说话不腰疼
读《认知觉醒》的一些启发:
发现坏习惯,想要改正,但觉得痛苦时,先不着急直接改变行为,停下来思考,客观看待好习惯的价值,从认知上认可好习惯,再去纠正时就不难
遇到负面情绪,不要回避,停下来思考情绪的源头,深刻盘问自己,勇敢面对黑暗
相信潜意识的力量,多数事情跟随主观感觉进行选择,然后再停下来思考为什么做这样的选择,让意识理解潜意识
焦虑往往由于能力与欲望的不匹配,如果可以相信自己在有充分足够的时间后,一定可以缩短能力与欲望的距离时,那就多一些耐心,日复一日地准备,不要急于求成
有效的学习需要输出和反馈,不能仅看输入的量级,要看输入最后的结果,是否和原来的知识体系有所融入(用原来的知识学习新的知识),是否改变了某些行为,是否能够用自己的语言组织二次输出
有效的学习需要专注,不要一次性做许多事情,要判断优先级,着手高价值的事情;此外,在舒适区边缘学习,太难和太简单都无法集中注意力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