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谢改成散文集 谢改成散文集 关注:2 内容:6

    何为 人 本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谢改成散文集
    • 大版主
      初级

      何为 人 本

      构建和谐社会须“以人为本”,算是抓住了问题的本质。因为人是地球的主宰,是发现和改造世界的动力。那么,人的这种动力来自何处?也就是“本”源在哪里?对这个问题,百家争鸣,难以统一。在此,我将略谈自己之管见。

      本,乃树之根。树有根才吸收营养和水分,使枝繁叶茂,果实累累。人之“本”,是人的“性情”,而释放“性情”的原动力是人的“欲”。人有“性情”,才有健康的躯体,活动的意识,用行动去探索发现和改造世界。所以,人之“欲”催生人之“性情”,“性情”是人“本”特征。

      人性是先天俱有的自然属性,是生命的自然需求。渴要喝水,饿要吃饭,行要车马,住要有房,睡要有床,繁衍要有异性。所以人性的本质说白了就是对物质和精神的需求。

      人为寻求物质和精神满足,就要向自然界和社会索取,这就靠劳动。但是,个人的劳动往往满足不了一个人或一群人的需求,于是就结成了劳动关系,进行分工合作,从而使获得的物质生活资料更丰富;在劳动中人们根据各自的劳动能力,在分配中有的人得的多,有的人得的少。由于人是不断探索,不断追求的高级动物,其欲望也是无止境的,这样人们在追求欲望的过程中就出现了不平等,阶级便产生了。阶级是人类结成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阶级的表现形态就是不平等,不同阶级的人其需求也是不一样的。处于人性物质需求阶段的阶级,其需求是保证生命的需求。处于拥有物质资料丰富阶段的阶级,除继续保证物质延续生命外,还寻求更大的物质和精神上的满足。寻求精神满足的就是人之“情”。“情”源于人“性”,但又不同于人“性”,它是有阶级社会以来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一种精神需求。比如,一个农民处于人性阶段,他喂一头猪是为了杀它吃掉,另一个农民处于人情阶段,他喂两头猪一头为了杀吃,另一头为卖掉买电视看戏。前一个农民是人性的物质需求,后一个农民是为物质和精神的双向需求,即人“性情”需求。

      人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源于人性的核心基因,这就是“欲”。这是人区别其它动物的标志。圣经上说:“人的欲是万恶之源。”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的欲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动力”。的确,“欲”就像红楼梦中贾瑞拿的“凤月宝鉴”,一面是骷髅,一面是虚化的王熙凤。人有欲望是人性规律,关键是社会如何正确引导人的“欲”,个人是否正确实现自己的“欲”。这就进入我们要讨论的“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课题”上了。要理解这个课题,关键我们要紧扣“和谐”这个词语。和谐的,都是科学的,科学的都是有规律性的。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的发展的东西,也就是说凡是规律的东西,都是科学的。和谐是科学的表现形式,是人与自然、客观与主观世界有机联系、相互作用、有序发展的规律表现形式。现在人们一说“构建和谐社会”就把社会存在的一些问题,如腐败、环境污染、干群关系紧张、城乡发展不均衡,收入不均、分配不公等问题当做不和谐因素。我认为这是现象与本质的混淆,偏面与全面的割裂。我们要把这些问题放在科学的社会发展规律中去检验,看是否违反了规律性,若违背社会发展规律,就是不科学,不和谐;若通过实践检验,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就是科学、和谐。黄河九曲回肠,有激流,有瀑布,有平缓,但终归大海,这就是规律;长江既有惊涛骇浪,又有平坦荡漾,岸有峡谷猿啼,又有垂柳花香,这就是和谐。虽然我们的社会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出现一些旋涡,激起一些浪花,不时的有“沉舟”侧畔,但仍然是千帆竞发,百舸争流,这就不失为和谐,更无背离科学发展规律。因此,我们无论是官还是民,无论是上级还是下级,无论是组织和个人,要想“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把握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就掌握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其次认清自己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中所处的位置,弄清人性、情、欲之间的关系,看看自己是在人性情的那个阶段,尔后顺应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适度追求欲望,实现自己和群体的性情满足即物质和精神满足。

      总之,人是万物之灵,构成灵之躯的是性情,而催人追求“性情”的原动力则是“欲”,这就是人之“本”。制度是装人“欲”的“瓶子”,社会是瓶之外的“大气”。如果社会制度把“灵欲”装在灵瓶里不让出来,那就是扼杀人的“性情”;如果社会制度让“人欲”随意出来膨胀“性情”,那人便成吃人的“魔”了。所以,社会制度只有让“人欲”释放出适度的性情,社会才和谐。那么,谁是掌控阀门的“舵手”呢?这就是我们的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 投稿
    • 任务
    • 风格偏好设置
    • 帖子间隔 侧栏位置: